本报讯(通讯员万纤陈嘉庆文轩记者何佳芮)近日,1XBET·体育的学生宿舍区热闹非凡。走进宿舍走廊,电机的嗡鸣声此起彼伏,与同学们忙碌做实验的身影相互映衬。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正调试着自制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,这个由温湿度传感器、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的实验装置,正在将实时采集的环境参数投射到显示屏上,引得路过的同学们频频驻足。
这个引发宿舍区科技热潮的“神奇箱子”,是1XBET·体育深化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。自2014年项目启动以来,这个被学子们称作“掌上实验室”的项目,以其丰富的培训内容、严谨的实践验收、创新的第二课堂模式,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融合学习、实践、创新为一体的优质平台,深受学生好评。
“我们把专业实验室浓缩成可移动的‘科创魔盒’,搬进学生生活空间,打造出‘24小时不打烊’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。”据该校自动化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每个实验箱配备51单片机开发板等4大套28小套实验器材,并配套阶梯式课程体系和教师指导团队,宿舍成员以团队为单位开展项目研究,通过学院审核验收,可根据不同等级获得第二课堂学分。
“原本觉得单片机很难,通过‘宿舍实验箱’,我不仅提升了单片机编程和实践操作能力,还锻炼了团队协作、沟通交流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。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秦蓉同学说。
从课堂到宿舍,从理论到实践,在“宿舍实验箱”的助力下,学生们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更是屡获佳绩。“传统实验室受时空限制,很多灵感转瞬即逝。”项目指导教师朱安宏表示:“‘宿舍实验箱’项目让创新实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,学生可以随时验证想法,这种持续性的思维训练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。”
截至目前,“宿舍实验箱”模式已覆盖全校5个专业,累计培养创新人才1000余人,孵化科创项目600余个……一组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该项目在推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、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,也为学校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‘宿舍实验箱’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,是第二课堂的延伸拓展,目前学校正在向课程实训等方面拓展形式与范围,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敢闯会创的种子,努力走在创新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前沿,为助力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挑大梁、打头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”自动化学院院长姜文刚表示。
相关链接:江苏科技报